奥数网 奥数唐山站 > 小升初 > 小升初经验 > 正文

孩子学习任务重 幸福感极度缺乏

来源:唐山奥数网整理 2011-09-05 16:22:55

 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“幸福”。

  问儿子:幸福是什么?儿子说:知道,就是有人能帮我写作业。儿子说:开学了,学校的、补习班老师的作业多得要死。看来,手快的儿子,也吃不消了。

  如果说孩子的幸福像是一个沙漏,那么在作业、辅导班、名校目标的层层压迫下,幸福的沙子正在慢慢流失。孩子们眼中的“幸福”是什么?他们觉得自己幸福吗?

  两学生的“暑期安排表”

  孩子们到底幸不幸福?还是从他们的生活说起。暑假应该是孩子们最快活的时间了,参考两个孩子的暑假安排,发现孩子们的暑假“学习太忙”!

  暑假就是“第三学期”,培训费就花了1.7万

  整整2个月暑假,三年级孩子小超的时间被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。一放假,小超就开始了他的“第三学期”。7月2日-8月27日,小超一周两个上午要上一位名师的英语专场课程辅导,每堂课2个小时,每次上完要做1个多小时的辅导作业;7月2日-7月16日,每天从上午8点到11点半,补习奥数奥语(综合课)。7月16日-7月30日,上午是英语复习,下午是2个小时的奥数加强班以及乒乓球训练班。8月2日-20日,逢双日上午是语文2个小时的阅读理解和写作,下午写毛笔字。逢单日上午是在家看书,下午到培训中心提前学三年级的数学。20日以后集中赶学校的作业。“孩子间的差距就是在假期里拉开的。”小超的爸爸说,暑假里孩子确实没有怎么休息,光是各种培训费就花了1.7万元左右。

  考进名校也不轻松,暑假就玩了三四天

  刚刚经历了小升初历练的小康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南京的顶尖名校——南京外国语学校。小康爸爸说,孩子虽然没有往年学校的暑假作业,但原本应该是轻松的两个月实际下来没能“松”几天。小康爸爸从8月初开始,给儿子报了连续两周的“小升初数学衔接班”。这个衔接班上完后,接着是10天左右的“新概念英语”。到了8月中旬时,孩子终于空出了三四天时间外出游玩。不过回来后,小康又开始上每天2小时的“3L”英语课。“虽然进了名校,但是新同学都很厉害,我要不补习的话很容易落后。”对于暑期如此紧凑的安排,小康表示自己也没办法。“哪让竞争这么激烈呢?”

  孩子到底幸福不幸福

  “现在的孩子就像蜜罐里长大的一样,几乎要什么有什么,还能不幸福吗?”对于一些大人的想法,孩子们的答案竟然很多是否定的。

  学习任务太重,孩子大呼“吃不消”

  “不幸福!兴趣班太多,怎么上都上不完!”南京一所知名小学三年级学生李同学说,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不幸福就是要上各种补习班。“其实大家在学校上课,能学懂书本上的知识,能听明白老师教的内容不就挺好嘛。但是,一旦有几个同学出去‘报班’,其他人就都跟风去报,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累。”李同学说,他在一年级报的美术和围棋兴趣班,到了二年级就被奥数、英语给霸占了,这样的补习班上得心不甘情不愿。

  孩子们不幸福的感觉90%都来自于学习的压力。“我要是考试考不好,我妈就不给我好脸色看。就知道一个劲地叫我学习,一直数落我,让我烦死了。还有就是老师,总是表扬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,弄得成绩不好的同学都抬不起头来。”一位马上升六年级的小学生说,现在的他们虽然不愁吃喝,但是家长们对学习的要求太高。“我觉得只有自己想学的时候学才是幸福,如果是被大人逼着学的,我觉得很压抑。”

  老师唯分数,孩子特长“难发光”

  “我们老师可凶了,还会撕我们的本子。”一位三年级小学生说,班主任老师是语文老师,对学生非常严格,经常呵斥一些作业做得不好的孩子。“我们很少看到她笑,我们班的活动也很少。她最过分的就是让我们互相检举揭发,弄得班里同学之间关系很差。”一些孩子并不喜欢自己的老师,因此觉得上学就是在受罪。“我们的那个数学老师可变态了,要求我们都要补奥数。”另一位小学生说,自己很不喜欢数学。“其实我很喜欢唱歌、跳舞,但是因为我成绩不好,老师根本不给我机会表现。”

  家长不交心,孩子烦恼“没处倒”

  “我觉得如果父母能让我做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的。”五年级的小童觉得幸福的事情就是和父母一起到大自然里去玩,但是现在父母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会特意陪自己出去玩了,他们会觉得这样“浪费时间”。“我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懂得幸福,而这种幸福的感觉主要来自情感上的富足。”十三中初二学生张晓卉说,现在的幸福感已经不再是儿时的有糖吃,小学时的100分。随着自己慢慢成长,对幸福的定义也发生变化。“朋友的理解、家人的爱护、学习上的成功都能让我感到幸福。”中学生们表示自己几乎不和家长谈论“什么是幸福”。“一般有心事和想法都和同学、朋友聊,受升学压力的影响,大多还是‘倒苦水’。”高一学生杨同学说,随着年龄的增长,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,因为他们最看重的只有学习,其实和谐的家庭关系才是孩子心中幸福的枢纽。

  怎样让孩子找回幸福

  关注学生“全人格”发展


  发言人:李琳(特级教师、南京力学小学副校长)

  如今的孩子不幸福,家长和学校有责任,但归根结底还是应试教育的问题,是整个社会的问题。中国的家长对教育高度重视,但是目前名校的优质资源尚不能满足老百姓的要求。中国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往往是今后让孩子上一所好大学,因此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会变成一种压力传递给孩子。但是,教育的本身不只是学科知识的灌输,我觉得要让孩子有幸福感,必须注重孩子“全人格”的发展。外国教育十分注重道德品质。比如班上两个同学发生争执,打了起来,别人都旁观。老师就用了整整一堂数学课去教育学生怎样劝说别人握手言和。对学校来说,我们的老师要有教育的情怀,树立正确的教育观。比如,要挖掘每个孩子的优点,倡导孩子去实践,带领孩子去体验。一般孩子对幸福的理解是比较浅薄的,能够让他们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很开心了。但是我们的老师可以去帮助孩子建构幸福观,让他们懂得:浅层次的是得到爱,更值得回味的幸福是爱别人。

  给孩子多一些有温度的鼓励

  发言人:李建华(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校长)

  孩子是否感到幸福,应该是能否拥有自由和快乐。现在的孩子相对以前的孩子来说,幸福指数是下降的。他们的生活很幸福,因为一切有人操心。但是符合儿童天性的那种自由和快乐却少了很多。因为太多的教育功利性学习加在了他们的身上,把他们的童年空间和时间无情地挤压。西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往往比较具体,比如“你今天的字写得很好”,这种评价是很具体的,能让孩子感觉到温度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不能埋怨教育的大环境有多恶劣,而是应该从教育的基础做起。当学生有进步时老师和家长能及时鼓励,就可以让学生多一点前进的动力。

百科词条:小升初 经验交流

我要投稿